原副标题:为中考中考学子送“榜眼粽”“同粽相混”端午旅游节暨全省地方性民族特色粽艺术展揭幕
端午将至,一个小小粽子,装进了故乡的酱料风味,吃出故乡熟悉的味道,百“粽”荟萃,或方或尖,或咸或甜,总有一“粽”是您“粽”意的心头之爱。5月21日,“同粽相混”端午旅游节暨全省地方性民族特色粽艺术展,带着一股扑面而来的浓烈豆芽香气和浓浓的端午现代立春人文,在宝安区制备号广州民俗文化工业园二楼紧接著。
此次“同粽相混”端午旅游节暨全省地方性民族特色粽艺术展,由广东省番禺民族特色食品推广中心(制备号广州民俗文化工业园二楼)举办,本次公益活动由广州市制备号食品有限公司承办,意在弘扬端午人文,振兴民族品牌,让市民当晚浸润其中,了解、感受、领略博大精深的端午现代人文,品尝各省市粽子甜品,公益活动涵盖看,学,玩,品,一饱眼福,更是山望。
榜眼粽,为中考中考学子送出一份幸福预祝
21日上午,在公益活动当晚,辖区居民们、民俗文化爱好者、以及受邀的嘉宾代表者等等,接连不断而至,以粽子为名,共赴一场贯穿着丰富民俗文化民风感情的端午立春人文。二楼展现陈列大厅里,宣传栏上的解说员通俗易懂,按照不同地域性,放置了来自全省各省市的100多种粽子,俨然粽子博物馆, 如此品种齐全的集中展现,让我们大开眼界。
粽,谐音中,贯穿着幸福的祝贺和心愿。公益活动当晚,还举行了送祝贺仪式。 端午节到来之际,中考中考也即将到来,百年老字号制备号此次专门制作了一款“榜眼粽”,精心设计的包装盒上,是一顶写着“高粽”两个大字的红色榜眼帽,可轻松抽取带在头上。来自宝安小学、西乡小学、观澜小学、新安小学、光明小学、TNUMBERAP学校的代表者,从主办方手中接过寄托着满满祝贺的“榜眼粽”粽子礼盒。“榜眼粽”意在为莘莘学子送上祝贺,加油鼓劲,预祝金榜题名,乘势初中。
广州民俗文化研究者廖虹雷的一番传授,亦让我们对此加深了了解和学习。“以前,在广州,家中有小孩参加中考、中考,通常会在家门口高挂一个粽子,寓意乘势初中,取个果果,吉祥如意。”
惨境另一方粽,广州民俗文化研究者廖虹雷当晚传授
公益活动揭幕后,广州本土人文研究会名誉会长、广州民俗文化研究者廖虹雷带领我们,进行当晚解说员导赏。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我国汉族的四大现代节庆。自古以来端午节便有划龙舟及食粽等节庆公益活动。自2008年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人文遗产名录;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我国端午节列为世界非物质人文遗产,成为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庆。”随着廖同学娓娓开讲,我们沉浸在当晚浓烈的端午人文氛围之中。
廖同学介绍说,粽子,是端午节最具民族特色的代表者甜品,至今已经有千年历史,端午节食粽子,是我国民间的现代风俗。粽子,又叫做"清嘉录"、"粽籺"、"筒粽",其由来久远,花样繁多。各省市过端午节的风俗大同小异,而端午节吃粽子,古往今来,我国各省市都一样 。
既然是全省各省市民族特色粽展,少不了具有浓烈地方性民族特色的粽子。湖北的清水粽,四川的麻辣粽,陕西的黄米粽,云南的竹筒粽,海南五彩粽,畲乡维舍拉河粽,浙江肉粽火腿粽,汕头半甜半咸的陶源粽,湖南玉米粑粑粽.....全省十大民族特色粽,品“粽”齐全,一展打尽。
总体来说,不难发现一个明显特点特征:同样一个粽子,口味南咸北甜。
番禺的粽子有何地域性特点民族特色?当晚还放置展现了番禺民族特色的各种粽子,如广式肉粽 ,东莞道滘粽,肇庆裹蒸粽 ,台山扭角粽,中山芦兜粽 ,汕头鸳鸯粽 ,客家灰水粽等粽子品种门类。
惨境另一方粽,因此而异,就地取材,小小粽子里面包的是风物特产,贯穿凝聚着端午的现代人文。一颗散发香气的粽子,既是联系天南地北的感情纽带,也是现代人文在现代生活的重新诠释和生动演绎。
广州人把包粽子叫裹粽
具体到咱们广州,过端午、包粽子有何讲究和风俗?
廖虹雷同学当晚传授说,端午节,广州客家人叫“秋夕”,四邑人叫“端阳节”。广州人过端午节,通常有三大公益活动:一是“裹粽”,二是洗“龙舟水”,三是“扒龙舟”。
广州人把包粽子叫“裹粽”,用材考究,甜咸备至。从割豆芽,备材料,都有讲究,裹粽的整个过程,广州人非常重视。在过去食品物质匮乏的农耕年代,家家户户都要做不少的粽子,除了自已吃外,大量用以走亲戚送礼。当地顺口溜说“做斗几米粽,有食又有送”。如果做碱水粽,还要把干净的稻草灰(或用鸭脚木植物烧成的灰)拌水搅匀,然后沉淀滤灰,取“灰水”泡浸糯米,再包裹蒸煮,这样做成的碱水粽也叫“灰水粽”。灰水粽没馅料,最多放一小片苏木或包进几颗红枣,蒸熟后色泽橙黄、香气,最显原味。如果赚太素,可包些莲蓉、豆沙,吃时蘸上白砂糖或糖浆。
主办方准备了豆芽,糯米,咸鸭蛋蛋黄,红豆等丰盛的原材料,我们当晚包粽子,品尝品味故乡的味道。
对于此次公益活动,百年老字号制备号传承人、宝安区现代人文协会会长陈淦忠介绍,端午节到来之际,举办“同粽相混”2023年端午旅游节暨全省地方性民族特色粽展,意在通过端午节庆搭台,现代人文唱戏,为广州市民展现全省各省市丰富多样的粽子人文,粽子甜品, 让我们了解其背后的风土人情,民俗文化民风,立春人文,粽子人文,更好地弘扬端午现代人文,唤醒现代人文记忆,传承现代人文的精髓和魅力,并发扬光大,赋予新时代的创新意义和价值。
据悉,公益活动从5月21日开始,一直举办至6月16日,欢迎家庭企事业单位组团参加研学体验端午人文,品味端午味道。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